成长的年轮 前进的路径——从城市规划建设见证重庆飞速发展

2010-07-12 00:00 来源:教育和体育局 作者:admin  浏览量:32

       

林立的幢幢高楼大厦、横跨长江嘉陵江的座座大桥,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宽阔通畅的街道和精巧高雅的高档住宅小区……直辖十三年的重庆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历史遗迹焕发新姿,现代化地标让人喟叹,城市建设的重庆速度令人咋舌,从城市规划建设见证了重庆的飞速发展。

带着融入西三角的迫切心情,带着加快老区发展的良好愿望,789日,中共巴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仲彬率巴中市党政代表团赴重庆市考察参观学习。

(一)

重庆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重要的交通枢纽。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一部分就在其境内。1997314,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正式设立重庆直辖市,重庆的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78上午,巴中市党政代表团一行乘车穿过宽阔的云杉大道,沿着南滨路来到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的朝天门广场的重庆市规划展览馆。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城市规划展览馆,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布展面积3万余平方米,展示了重庆40个区(县)及2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城市规划内容,将8.24万平方公里的重庆浓缩于其中。展览馆除采用中央控制系统外,还大量运用高科技展示手法展示了重庆市的发展历程和城市风貌。

走进气势恢宏的展览馆,代表团成员立刻被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展示手段营造的展厅氛围所吸引。天花板、地面、墙壁上那些可以调节光线强弱、色彩、距离、角度的数千盏射灯,配合着各种展品的布局,呈现出神秘、梦幻的氛围,生动地记录了重庆城市的发展轨迹和蓝图。

诚然,十三年前的这个决定加诸于重庆许多的期望:配合三峡工程的顺利完成,解决四川省过于负担的人口,拉动落后的中西部经济……于是,继北京、天津、上海之后,重庆这个古老的西部重镇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3000万人的命运也因此改变,人们带着期盼又忧虑的目光关注着这个城市的发展。重庆直辖后的十三年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十三年,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带动城市建设大提速,让重庆城长大了一倍:重庆主城建成区面积在1997年直辖时只有约250平方公里,到2009年达到480多平方公里。重庆市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加2倍,地方财政收入增加9倍,城乡居民收入整体上增加1倍多,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龙头老大,并且在中国经济布局向西部地区拓展中起到了战略支撑作用。

(二)

在重庆老百姓心中,13年变化最大的就在于城市建设,而这也是巴中市党政代表团此行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踏进重庆市规划展览馆主展厅,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的题词格外醒目。代表团成员驻足观看,有人拿起数码相机拍照,有的小声细读,有的掏出本子记录……“大家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对重庆定位的指示精神,思考我们怎么来学习重庆、怎么来融入重庆的问题,我们要知道重庆的规划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要找出感觉,不要稀里糊涂地走,干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有所思、有所想、有所作为。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仲彬反复叮嘱大家。

站在展览馆中全国最大规模的山地城市规划模型面前,恢宏壮观的现代化城市蓝图让代表团所有的成员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占地面积892平方米的重庆主城区模型是按水平比例尺1750、竖向比例尺1600制作,周边满铺同比例正摄影图像灯箱片360平方米,以生动形象的手法展示出到2020年重庆主城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702平方公里的山水园林城市形态,使重庆市的形象更加生动和丰满。从三维地图上可以更直观的看到,直辖前,重庆主城区主要集中在长江和嘉陵江两江环抱的渝中半岛。随着主城区的北拓和西进,而今已明显变胖。北部新区在直辖前不属于城区,是大片的农田和村落,经过十多年建设与发展,现在这里已全是高楼大厦、高档住宅小区和宽阔的街道。

 每次来重庆,都能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巨大变化。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除了依然迷人的山城夜景外,道路桥梁、三峡博物馆、轻轨等基础设施,都给人印象深刻。代表团成员都赞不绝口。

(三)

重庆市原市长王鸿举一句重庆是一个每3个月就需要换地图的地方,不仅是直辖后重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真实写照,也是重庆利用直辖契机取得骄人成绩的诠释,更体现了重庆人心中的那份自豪与踌躇满志。随着“8小时重庆半小时主城桥梁之都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等一系列新名词的诞生,广袤的巴渝大地正发生着亘古未有的巨变。

在展览馆内的重庆概况厅、重庆历史厅、山水园林城市厅、交通规划厅等展厅,大家既可以感受到往昔阡陌市井所记录的历史足迹,又可以感受到现代规划蓝图所描摹的山水重庆的美好未来。314”总体部署为重庆导航定向,五个重庆为山水之城点染着色……城市规划在山、水、城、人之间运笔布局,无不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希望,在8.2万余平方公里的山水之间,重庆展开美丽的城市画卷。

代表团成员一行观看规划模型,听取情况介绍。在山水园林城市厅,墙上的重庆旅游资源分布图上明显标示的巴中市通江、南江、巴州、平昌地理位置引起李仲彬的注意。李仲彬停下来,上前指着分布图说,今后重庆北上,巴中是必经之地,是中心枢纽,是最近的一条线路了,同时成都要北上,也经过巴中,同样是最近的路线,所以现在思考问题,怎么来融入这个重庆的问题。我们的思维方式、城市规划也要随之发生变化,相适应,规划还是体现一个前瞻性的问题,三十年,五十年,两百年,三百年,规划要体现科学性、要体现人文性,另外要体现系统性、要体现整体性,不是东一下西一下。我们来了以后要学理念,要学思想,学了回去以后要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成果要转化,我们不是为了参观而参观,学习是为了改进我们的工作,学习是为了我们更好地做好工作,到重庆来学习就是为了融入重庆。学习是我们的载体,融入重庆是我们的目标。在重庆市一圈两翼城市规划图前,李仲彬指着规划图风趣地对解说员说,重庆经广安到巴中,再到西安、北京这条高速公路国家已经批复,建议你们在规划图中把这条高速公路也标识出来,也恳请你们在讲解时多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巴中。在文化展厅,一幅《巴山渝水》的山水画让李仲彬格外高兴,他说:这幅画终于让我找到了答案,因为巴人、巴山、巴国,在人缘、地缘、血缘上一脉相承,无论是从过去的历史来讲,还是从现在的西三角来讲,我们都属同一块土地、同一片天空,都属巴山渝水的大地。在360度环幕影院,李仲彬一行站立在椭圆形的影院中央,随着四周墙面上三维立体画面的播放,身临其境地感受重庆城市建设的巨大变化。

一路看、一路议、一路思,重庆市大区域、大生态、大交通、大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大家深受启发,学习重庆,融入重庆,加快发展,代表团成员们切身感受到加快发展时不我待,倍增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