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巴中市庆祝第39个教师节座谈会发言摘要

2023-09-10 09:29 来源:巴中日报 作者:罗黎明 付海旭  浏览量:904


丁向东


李思媛


杨琴


杨致立


蒋治人

98日,巴中市庆祝第39个教师节座谈会在市文化馆会议室隆重举行。教育工作者围绕"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主题,饱含激情,建言献策。本报刊发优秀教师代表发言,以飨读者。

丁向东

实现教育公平,农村孩子更需要我们

(丁向东,平昌县响滩中学教师。20149月参工,一直坚守农村,入选教育部“2022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

当老师要热爱教育,当好农村教师更要有教育情怀。我父亲是乡村教师,父亲30年坚守让我深切感受扎根农村教育需要坚强的毅力和浓浓的教育情怀。我立志教育,坚守着农村教师的责任。我主动在双休日为基础较差的学生义务补课。当班主任,就在教室后面搭一张办公桌,学生上课我办公,每晚查完寝,还要骑上电瓶车到镇上留守学生家里看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被评为平昌县优秀班主任、获得高考数学教学成果显著奖

当老师要磨炼技艺,当好农村教师更需要技艺精湛。授课是一个教师的立身之本,为认真准备每一堂课,我挖潜扩容、吃透教材、创新教法,向老教师请教,参加各级教学竞赛,承担各级公开课,整理课后反思和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为了提高专业水平,还考取了湖北师范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农村学生基础差,想当好农村教师特别难。难,难不住有心人;难,难不住攀登者。去年我带的高三毕业班,中考入口平均成绩515分,55人参考,本科上线33人,还有一人考上重本。

当老师要言传身教,当好农村教师更要有仁爱之心。当了9年老师、做了3届班主任、教了5届高三,我发现农村学校单亲家庭学生多、问题学生多、身体素质差学生多、家庭困难学生多。半夜送学生去医院是家常便饭;双休日到学生家里解决家庭矛盾几乎周周都有;为了一个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几乎每天都要和他说说鼓励的话;虽然工资不高,但四分之一都拿出来资助困难学生。2019年的冬天,我到班上一个贫困学生家里家访,由于下雨路滑,不小心摔断了两颗门牙。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每逢此时,我都会觉得自己非常富有

当老师要甘为人梯,当好农村教师更要敢勇做后浪。教育需要传承,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但青年教师的活力和激情却是一笔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我为青年教师研课、磨课,尽力传帮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农村招不来老师,更难留住优秀教师,但响滩中学是个例外。有到其他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学校的,有考调第一名最后放弃进城机会的,我也曾有多次机会到县城任教,但都选择了坚守。

乡村教育的每一步前进,都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作为乡村优秀青年教师代表,更要肩负起助推乡村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责任,为农村孩子们铺设通往更加美好未来的道路,为助推乡村教育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李思媛

十年风雨润初心,红色铸魂育新苗

(李思媛,特岗教师,通江县沙溪镇中心小学少先队辅导员)

扎根乡村,浴血的先辈赋予我红色的信仰。20多年前,还是学生的我到庄严肃穆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参加入队仪式,一颗信念的种子便在心里萌芽。毕业后,我如愿投身家乡教育事业。

工作后,乡村的寂静与城市的繁华形成巨大的反差,加之和爱人的两地分居,让我一度动摇,直到一个学生的出现,坚定了我的信念。她的父亲在监服刑,母亲离家出走,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刚开始,她胆小、邋遢。我主动接近她,每周带她到家里洗浴,教她打理个人卫生,讲解生理知识。她生日时,我还带她去监狱看望父亲。当她看到父亲的那一刻,泪流满面。高墙并不能阻隔父亲的爱和惦记,从那以后,她变得阳光了、自信了。去年教师节,她仰头看着我说:老师,我好想叫您一声妈妈我眼里含着泪水,蹲下身子紧紧地抱住了她。这件事让我明白,这里的孩子需要我。后来,我无意间与爱人说起此事,他被我和小女孩的故事深深触动。因为理解了我当初的选择,看到我对乡村教育的执着,也心疼我独守山村的艰辛,2019年,我的爱人主动从巴中四中调入沙溪中学工作,与我一起守护这里的孩子们。

浇灌新苗,可喜的变化给予我红色的信心。我一直负责学校红色小导游培训工作,巴中市好少年闫格是我培训的第5届小导游。去年9月,她在来信中告诉我,团省委书记张辉给她写信了,称赞她讲的故事好,事迹全面。像闫格这样的小导游还有很多很多,通过一次次解说的历练,他们的性格和言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次受到领导及游客的好评,还被中央电视台报道。多年来,我累计选拔、培训了300多名小导游,为2万余名游客提供义务解说。2022年,学校荣获国家八部委联合授予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我个人也荣获全国红军小学优秀教师称号。

筑梦未来,可期的前景坚定我红色的信念。我校是全国第六红军小学,作为红军小学的老师,我组织学生用本地的黄泥捏制革命遗迹或英雄人物,成立打草鞋团队,利用祭英烈活动之机,组织学生为无名烈士纪念碑上的五角星描红。实施双减政策、四质工程以来,学校坚持深耕红色课堂,探索出的“1932”红色教育模式获得了省关工委执行主任张中伟的肯定性签批,描红活动连续三年被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10余家权威媒体报道。

我只是一名很普通的乡村教师,在通江乃至全市教师队伍中也仅是一粒尘埃。未来的路还很长,让我们青山一道同云雨,以梦为马再出发,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愿景上砥砺前行。

 

杨琴

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杨琴,巴中中学思政课教师,2012年第二届部属公费师范生)

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农村出身的我,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我因读书改变命运,想要在教师岗位上影响更多的人。有幸成为部属公费师范生,四年的学习更加坚定了我对三尺讲台的热爱,我怀揣梦想,回到家乡,回到了我的母校——巴中中学,在这里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蜕变,让中学思政课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中发光发热。在公费师范生6年服务期满后,我放弃了去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了坚守在我熟悉且温馨的母校。虽然起早贪黑,但我相信在这平凡的岗位上还可以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发光。

爱生敬业,甘之如饴。我把讲台当作一生的舞台,以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对学生严而有度、爱而有方。我深知走近学生,才能真正呵护学生。高2015级一个女孩,小个子、腼腆,我在面批作业时与她谈心,自习时主动关心,直到无话不谈,三年高中,她的转变特别大,高考以618分进入浙江大学。我深知蹲下来倾听,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初2021级一个令老师家长头疼的网瘾少女,我通过课上观察、课后多次的耐心交流,让她一次课后主动找到我,问可否做我的科代表,我欣然接受。自此,网瘾少女化身思政少女,成绩大幅提升。向阳而生便自带光芒,见到我飞奔而来的拥抱,课后塞给我的小纸条,知道我腿脚不便抢着来挽我胳膊的身影……一个个温暖的细节,让我一路被感动,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修身治学,率先垂范。我谨记: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备教材、备学生、备课标,思前想后才能有备无患;课前准备、课中引导、课后辅导,以生为本才能衔接高效;听课、备课、赛课,点滴积累才能厚积薄发。1000余页备课记录,100余套高、中考题,10余次公开课,10余次省市教学比赛,不断提升我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打磨我的教学能力,让我在省、市级讲赛课评比中多次获得一等奖,我教的第一届一名学生取得巴中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该生所在的班政治学科平均成绩排名全校前列。

带病坚守,使命担当。作为一名党员,我不因疾病而放弃课堂,不因个人而耽误学生。十一年来,我的腿疾时有发作,为了不影响学生,我忍着疼痛、拄着拐杖,坚持上好每堂课。20193月的一天,讲台上的我突然无法行走,送医后确诊为双侧股骨头坏死,最终进行了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自此,我不能跑、不能跳、不能蹲、不能久站,虽然有很多不能,但我还能站上讲台。术后,我到初中任教,全新的课程、全新的学情,开启了我教学生涯全新的起点。

选择向阳而生,便选择了躬耕无悔;保持逐光而行,便选择了终生无憾。回首,十一年如一日的担当;未来,唯有从一而终的坚守。

 

杨致立

在职教筑梦路上砥砺前行

(杨致立,巴中市职业中学教师)

初心如磐,耕耘职教。父亲是一名职教老师,耳濡目染,梦想自己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2011年,走出校门的我毅然选择成为一名中职教师。要将自身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对我来说挑战不小。我积极参加国培、省培,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获得客房、餐厅服务员国家高级技能等级证书,双师型教师资格证,导游证和茶艺师、调酒师技能等级证书。让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我追求的目标。我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参与研究的教学成果荣获全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参加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荣获三等奖,参加全市青年教师说课大赛获一等奖。职业教育的教师是学生成长引导者和职业引领人,旅游专业课程教学更要结合专业特色让学生感悟到诗和远方。我引导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知识装点行囊,用技能强健臂膀,用行动追寻诗和远方。

匠心治学,静待花开。择一事终一生”“干一行钻一行我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又注重培养学生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我们专业团队指导多名学生在全省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中获省级二等奖,在全市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校内,我创办趣游社团,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学生兴致勃勃、自信满满,技能得到了强化,能力也得到了拓展。茶艺表演、插花展示、现磨咖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了学校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在校外,我带领旅游专业学生为天马山最美乡镇代言,演绎茶艺节目,助力乡村振兴。我们的学生不仅可以在产教融合的大实践中服务社会,也可以通过高考进入本科院校。今年刚刚被四川文理学院录取的杨竣杰,当年中考300多分进入市职中,高考却考出628分的好成绩,完美实现学业逆袭和人生逆袭。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懵懂而来,带着一身技能自信地走向大学或者工作岗位,我的内心都感到无比舒畅。

潜心研修,奔赴未来。职业教育是直接服务于产业发展的教育,专业课教学必须把准市场的脉搏,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近年来,巴中文旅康养首位产业积厚成势,我作为旅游专业的职教教师,积极参加文旅行业内的技能大赛和交流研讨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潜心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培养出适合巴中需要的全方位、高技能的旅游人才,让更多的孩子成为家乡红色故事的讲解员、诗意山水宣传员。

作为革命老区中职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青春的奋斗足迹去追逐职教事业的一路芬芳,为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贡献职教力量。

 

蒋治人

党建把牢育人方向,情怀引领学校发展

(蒋治人,南江县实验中学党委书记)

党建领航,激发学校发展大活力。把党建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切实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责任。成立党支部6个,将党支部建在年级组,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双向培养机制融通党建和教学工作,提升了教育质效。开办《实中大讲堂》,讲党史、时政,讲惠民惠生政策,感悟国家发展变化,党性教育浸润师生成长。5名党员被评为市、县名师工作室领衔人,4名党员干部被提拔到高完中任书记、副校长。先后迎接达州、南充等地41所学校来校考察学习,承办初中数学、英语国培任务,送教32次。学校党委被评为巴中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初心如磐,厚植教书育人大情怀。作为教育人不能没有教育情怀。我每天650分到校,晚上10点半回家,节假日很少休息,这一坚持就是8年。父亲晚年三次脑梗四次脑出血,半昏迷卧床鼻饲近两年。那段时间,我白天忙学校工作,晚上10点半才回家给老人家擦拭身体,注射药物、食物,两年来我没有因父亲病重请过一天假。这些年,陪伴家人少,但陪伴学生多。周末,我会教留校学生炸酥肉、包饺子、蒸馒头、泡泡菜;学校传染病防控中,我给学生采集核酸标本。

奋楫笃行,推动教育质量大提升。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品质塑魂、潜质赋能、体质强身、慧质筑基为抓手,办学生喜欢、学生自豪、学生怀念的学校。我们的教研推行周赛、月赛、年度总决赛模式,坚持科研兴校、名师强校,学生分层培优补差,走出低进高出的新路子。全员运动会、阳光体育大联赛、校园吉尼斯挑战赛、钢琴演奏音乐会、校园歌手大赛、寻找最美实中人、苦心劳骨20公里徒步拉练等特色活动培养了学生核心素养。建校以来,我校初中毕业生考入清华、北大4人。今年,我校首届高考重本上线67人,5人被985名校录取,2名学生通过清华大学笔试、面试,因坚持填报自己心仪的热门专业,与清华大学擦肩而过。学校先后获全国青少年足球示范学校”“四川省工人先锋号”“四川省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筚路蓝缕励初心,栉风沐雨显担当。办好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群众,我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我将恪尽职守,满怀激情,为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