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中舞蹈美育促进城市文化振兴的思考

2024-10-27 11:46 来源:巴中日报 作者:巴中职业技术学院 杨涛  浏览量:

乡村振兴的总体战略中,文化振兴占据先导地位,构成其不可或缺的核心任务。而文化振兴的推进,又深深植根于美育工作的扎实开展之中,美育教育不仅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构成要素,更是地方城市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舞蹈美育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形式,也是促进城市文化振兴的尝试举措。针对职业教育中舞蹈美育促进城市文化振兴,我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是“引进来”,强化舞蹈美育师资队伍。自实施浸润式教育援助项目以来,职业教育机构始终将师资队伍的培育视为基石,聚焦于提升教职人员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以此为核心,实施了面向全体教职员工、贯穿职业生涯全程、覆盖各维度的全面培训计划。在此基础上,为深化教师对巴中地区民族舞蹈文化的认知与体验,进而有效融入美育教学实践,我校计划进一步采取校园实地探访、专题学术讲座等形式,促进教师深度了解并内化该地域舞蹈文化的精髓。同时,借助教学研讨会议、经验交流分享等平台,旨在协助教师构建起一套涵盖“课程准备至课堂实施,以及课前预设至课后反思”的全方位教学流程体系,以期推动舞蹈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二是“融得深”,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舞蹈美育中。我市拥有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这些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舞蹈教育教学中存在着重要的资源价值。我们应当抓住机遇,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大力开展红色文艺主题的演出,邀请各职业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参与排练展演,在实践中贯彻舞蹈育人,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舞蹈美育之中。

三是“转向准”,从单一路径转向多维路径。各职业教育机构应当致力于推动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整合,同时强化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跨界联动。课堂教学应以龙舞(特别是恩阳尹家飞龙)、翻山铰子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舞蹈文化课程为核心平台,而日常教育则依托演艺展示、成果展览、高雅艺术引进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进校园以及“一校一精品文化项目”“一社团一特色品牌”建设等多元化载体,旨在全方位增强学生的审美认知与审美体验。在思政教育层面,思政课程应侧重于审美理论的渗透与引导,而课程思政则需注重审美体验的融入与深化,两者协同作用,共同提升学生的综合审美素养。通过上述两大路径的深度融合与创新,舞蹈美育得以从传统的“单一维度”迈向“多维并进”的新阶段,有效破解了舞蹈美育路径单一化的困境,为城市文化振兴的宏伟蓝图贡献力量,共同绘制出城市文化繁荣发展的“同心圆”。

总之,在当前国外文化输入显著的情况下,地方城市应当紧守自身独有民族和特色文化,坚持“引进来”“融得深”“转向准”等舞蹈美育策略,在促进地方城市文化振兴的道路上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