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她”力量 || 深耕教研沃土,绽放巾帼风采
——平昌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 杨芹

2025-03-06 10:17 来源:平昌县教科局微信公众 作者:  浏览量:22

以智慧为灯,照亮知识的长阶;

以温柔为笔,书写生命的诗篇;

以坚韧为锚,托起梦想的航船。

她是讲台上传道授业的星辰,

是课桌旁润物无声的春雨,

是校园里守护成长的春风。

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

局微信公众号推出教坛力量特辑,

致敬可爱可敬的她们!

向下扎根,深研小语教学

三尺讲台上,她以笔为犁,深耕教育的沃土;方寸教研间,她以智为灯,照亮课堂的远方。一份份教案的打磨,凝结着她对学科本质的思考;一场场教研的策划,传递着她对专业成长的期待;一个个成果的背后,镌刻着她对教育理想的坚守。她以女性特有的敏锐与细腻,在数据与课例中捕捉教学的真谛;她用学者独有的严谨与热忱,在理论与实践间架设进步的阶梯。她,就是平昌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杨芹

让课堂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的本质,是让知识在对话中流动,让思维在碰撞中生长,让学习在创造中真正发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从教二十四年,她一直在努力让课堂起来,打造情境激活、思维进阶、动态生成三阶模式,以真实情景点燃学习激情,以任务群、问题链深入推进,以小组合作为样态,捕捉即兴教学点,借助数字工具、角色反转等方式将课堂转化为师生共探知识、共享智慧的思维运动场

让教研起来。作为一名小语教研员,她力求从形式导向转向问题导向,通过扎根实践、精准赋能、闭环管理三向发力,将教研转化为推动教育质量提升的实锤。利用局长听课周,依托名师送教下乡以及省市县级课堂展评、精品课、作业设计、课题研究等各级各类活动,沉到课堂深处,找准真问题;创新教研范式,激活真参与;构建闭环系统,产出真成果2024年送教下乡6次,到校督查80余天,听课130余节,做专题讲座5次,惠及10个学区,80多所学校,1000多名教师。她总结提炼的教研课题《县域内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整体推进与实施策略研究》,在全县小语界掀起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热潮。

向上生长,致力教育创新

让自己起来。读书是最美的姿态:她坚持每年读2-3本专著,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从《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到《儿童教育心理学》,从《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指导》到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她都认真研读,从中汲取思想的、文学的、教学的、教研的养分。

培训是最好的遇见。她抓住一切机会学习,线上线下齐步走,从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到全国特级教师王崧舟、薛法根的名师优课,从省市县各级的国培、教培到名师工作室、工作坊的主题培训,从教研员思想铸魂专项行动到课堂教学的艺术,她都积极参与,认真学习。2024全年参加了教研室《教研大讲堂》10余次并承担一期专题培训;参加了李红英名师工作室10余次专题培训并承担了4期培训任务;参加了钱军名师工作室12期专题培训并承担了一期培训任务。

让团队起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从教24个春秋,她从一个人独研到一个教研组共研再到片区教研员引领一片,她从县级名师工作室学员到市级名师工作室坊主再到语文教研员领航一方,她给各个教研团队、工作室,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形成小语人的专业共同体,从青苗层(青年教师)到骨干层(骨干教师)再到领军层(名师工作室)三层联动,构建机制联动、资源联享、智慧联创的教研生态圈,实现从单体作战集团军作战的转型。

向美而生,绽放巾帼风采

让成果起来。她的教研成果丰硕:视频课获省级一等奖1次;课堂展评获市级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微课获市级一等奖1次;作业设计获省级二等奖2次、市级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精品课获市级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案例获省级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集体备课获省级二等奖1次、市级一等奖1次;课题获省级三等奖1次、市级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论文获省级三等奖3次;演讲获县级一等奖1次。

让我们一起来。对于未来,她说:2025我将继续以思想为帆,以热爱为舵,一起学起来、做起来、讲起来、唱起来、动起来,以巾帼的璀璨芳华,点亮更多课堂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