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文教示范幼儿园:开展清明节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2025-03-31 11:35 来源:通江县文教示范幼儿园 作者:黄凤  浏览量:17

328日,春寒料峭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内,137名身着整齐“小红军”服装的萌娃,用童稚的赤诚为这座安息着25048名英烈的圣地注入盎然生机,通江县文教示范幼儿园以“沉浸式”红色教育实践,在清明前夕为孩子们上了一堂触及心灵的思政课。

晨雾未散,稚嫩的脚步声已叩响青石板路。在苍松掩映的英勇烈士纪念碑前,讲解员王敏将厚重的历史化作童言细语:“这些红军烈士牺牲时,有的还没有你们爸爸妈妈年纪大。”义务守陵人王建刚颤抖的手抚过墓碑,讲述三代人守护陵园的故事,哽咽地告诉孩子们:“他们是我们的恩人,我们要把这里守护好,子孙后代都不要忘恩。”

上午十点,在烈士集墓前,孩子们紧握自制纸菊,整齐列队。深鞠躬时飘动的衣角,默哀时低垂的睫毛,都在诉说对先烈的追思。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清亮童声划破山间寂静,137双小手托举的五角星汇成红色星河。当《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童谣在无名烈士墓群间响起时,山风突然静默。大二班陈安菀在合唱散场后悄悄告诉老师:“我唱得特别大声,这样睡在云里的英雄就能听见。”

“红色教育不是纪念碑前的短暂感动,而是扎根心灵的持续滋养。”党支部副书记何晓琴介绍,幼儿园近年来构建“行走的红色课堂”教育体系,以“沉浸式+体验式”思政教育新模式将本土红色遗址转化为育人资源,从“小红军、大梦想”的行军体验,到“革命故事小剧场”的沉浸演绎,红色基因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在幼小心灵镌刻永不褪色的精神图谱。

 

核稿:符晓  罗秀华